1315104-14 龙婷
秋日里,阳光正好。本打算与母亲一同把新收获的谷子从谷仓里搬出去晒晒,可当目光转到角落里的那副耕犁时,好像有什么东西牵引着我,让我难以转移目光。
它静静地待在角落里,就像一个迟暮的老人,毫无生机。它木制的身子佝偻着,伴着条条刮痕,更显出它的老态来。它尾端的铁锨也已锈迹斑斑,但从这红锈中我还看到了点点褐色,与铁锈一起紧紧地依附在铁锨上。恍惚间,我似乎闻到了泥土的阵阵芳香……
“呵哧”、“呵哧”,这是父亲催促老黄牛拉犁的声音。父亲把耕犁身上的绳索套在老牛儿身上,然后用手抓着耕犁。而耕犁呢,只需跟着老牛前行就可以了。这是小时候耕种时节我常看到的画面。每当这时,我就特别羡慕耕犁,因为它前有老牛为它开路,后有我父亲为它扶正身躯。这样,它就只需轻松地跟随老牛的足迹,在松软的泥田里头穿行。当我把这个想法说给爷爷听时,他开始是哈哈大笑,但随即又变得特别伤感。沉思了一会儿之后,他对我说:“对我来说,这副耕犁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家人。其实,它的功劳才是最大的。当它在耕作时,它并不轻松,泥土在它的推动下翻滚着,但同时它也受着来自泥土的压力;而且,它有时候会碰到大石头,它的铁锨就会受损,也会影响到它功能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它跟随了我这么多年,陪着我在春日里播下了全家人的来年的希望。”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并不能体会旧社会的艰辛,就好像我不能了解耕犁的辛苦,而无知地羡慕它一样。和老牛相比,耕犁就是那衬托红花的绿叶。没有夸赞,没有荣耀,有的只是一身的伤痕。但即使这样,它还是始终跟随着老牛,在翻滚的泥土中穿行,忍受着石块带给它的疼痛。
时光荏苒,它的一生也就完结了。一生的陪伴,一生的奉献,造就了年复一年的绿油油的稻田和金灿灿的稻谷,满足了我们全家人的温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耕犁时代也不复存在。价值得不到体现的耕犁也就等于走完了它的一生。爷爷去世后,伴随着耕犁机的发明,机器取代人工,它也就被父母丢弃在那阴暗的小角落里。它再也不能驰骋在属于它的那片天地。这一刻,翻滚的泥土和坚硬的石块都成了它的妄想;从此以后,卷起的裤脚、乱飞的牛蝇,已是它无法触及的美好。属于它的,只有这一方狭窄的空间,和渐失生机的身躯。
但今日,见到那一抹褐色后,我又推翻了上述的看法。也许,它丧失的只有生命力,因为在这窄小的空间里,我感觉到了一束紧盯稻谷的欣喜的眼神。可能就像人们常说的人到老年会想开很多事一样,年迈的耕犁也慢慢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其实,能和自己最钟情的东西待在一起,何尝不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