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104-15 刘倚
“像农夫一样劳作,像诗人一样生活,享受阳光,赞美生命!”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在读罢《平凡的世界》后立马浮现在我头脑里的句子。
看完《平凡的世界》,我的思绪还停留在黄土高原,停留在孙少平的煤矿里。我不由地惊叹于这样的鸿篇巨著,用百万字的小说来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以中国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十年间的社会生活为背景,没有居高临下,没有颐指气使,刻画的都是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平凡普通的人和事。
苦闷与欢乐的交织,辛酸与希望的夹杂,痛苦与追求的糅合,像一棵枝繁叶茂的树,摇曳生姿。
一部好的作品往往是无法用三言两语来概括的,每个所塑造的经典人物也是这样。我常听起我奶奶讲述她的一生的辛酸苦痛,皱着眉头,目光混浊。有时自己讲着讲着还会落下泪来,“这么苦,那您为什么……”“哎,人不就是活着嘛!来一遭也不容易。”
然而,活着并不那么容易。
“孙少安穿一件破烂的粗布小褂,外衣搭在肩头,吸着自卷的旱烟卷,独个儿在公路上往回走。时而低着头,时而杨起头,而后又茫然地望着迷乱的星空和模糊的山峦,一声长叹。”活着不仅仅是为着吃饭,但那时是连吃饭也保证不了的年代。他攥着润叶塞给自己的纸条,泪流而出,两脚飘飘地踩回家门,趔趔趄趄,好像随时可能会摔倒。这是自己心爱的人啊!但一转身就不再。或许是生活的重压,或许也有少安内心的不屈,但是,一切都毫无办法。
就像孙少平梦想着能穿上一件体面的衣服站在女生前面,能打上一份乙菜;就像李向前在车祸前一直得不到润叶的爱而在车祸至残后得到温暖与关怀;就像少平与田晓霞真心相爱最终却阴阳两隔,就像书中所说:“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者实现。”
但不管怎样,生活仍是要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知,要像少安那样“又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即便痛苦、烦恼、迷茫,内心象洪水一般泛滥。
想一想吧,“我还年轻!我还有时间从头再来!”少安的砖窑里再一次冒出了烟火。少平选择离家,从一个揽工汉干到建筑工人,再干到煤矿工人,凭借着自己的一身好体力挣钱寄回家为父母打造一口新窑,深感祖国的需要坚守在这样艰辛而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至死方休。
孙少平算得上是一个知识青年,关心时事,有眼光,有远见。内心的挣扎与悸动将他推出那个小小的双水村,他看见了生活的宽广,也看见了生活的无奈。但在他破败凌乱的住所里仍然时不时的会有几本书,他嘲笑自己犯了“读书人才有的病”——晚上下矿这么累,白天还是睡不着。走在街道上散着步,就会想起很久以前和很久以后,但他一定没有想到过田晓霞的离开。
生活给人的考验总是猝不及防,就像晓霞溺水时脑海里少平的脸的一闪而过。晓霞的离去使他的日子也变得恍惚起来,在一次下矿中为救护他徒弟时受伤,英俊面容尽毁。他怒吼,脾气暴躁,将镜子摔碎,不住地思考以怎样的方式来重新开始生活。最终他还是选择继续回到矿地,继续照顾惠英一家,继续来迎接新的挑战。
其实,生活一直都是温暖一阵荒芜一阵的,在孙少平心中曾给过他陪伴的郝红梅、给予他鼓励与爱情的田晓霞以及带给他慰藉与欢乐的惠英和明明都是孙少平生命里的光,像少安之于润叶,像润叶之于李向前……或许结果不尽如人意,但生命的历程总是悲喜交集的。
在这书中,我十分敬佩孙玉厚,一个已历经岁月沧桑与生活磨难的老人。从小照顾供养弟弟孙玉亭,为其学业、前途、婚姻倾其所有,自己有了孩子后,就为孩子们呕心沥血。在一个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里,没有一丝抱怨,勤勤恳恳,像一根龙头拐杖一样苍老、遒劲。干起活来和工具和土地融为一体,满手的老茧,不定哪天会开出花来。
而孙少安,却是一轮喷薄而出的太阳。每一条生命里的静脉都流淌着朝霞般的进行曲。他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向往与渴望,他热情,他冲动;他不屈,他懦弱;他胆大敢为,他少不更事。他有着年轻人共有的品质,也有着现在年轻人少有的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忍!
不仅仅是孙玉厚,孙少安,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不知道“生命”如何定义,他们不知道“热爱”如何书写,只知道“农夫一样劳作”。他们顽强地热爱生活,用尽一生来解答。
他们或许不会享受阳光的美妙、月光的清幽,他们更多感受到的是谷子的重量、瓜果的甜蜜。一年四季轮回无不一样,而能感觉到不一样的是——孙少平。
我总觉得他是这部小说里最痛苦、最不幸的人,但我更爱他。我相信,上帝也是。不然何以要少平知道这么多,又来承受这么多的苦痛,精神肉体的双重摧毁。因为啊——“真正的热爱生活是在认识生活的本来面目之后仍然坚定地热爱生活。”我想,他能在艰辛的生活中品出甘甜,能迎接挑战继续新的生活,便是上帝对他热爱生活的馈赠。
在那样苦难的岁月里,或许荒芜一阵的时间远远超出温暖一阵的时间,但你不该让荒芜遮盖温暖;在那样苦难的岁月里,充斥着疲惫、失望、惨淡,也许短浅一点的眼光、怀揣着不抱希望的过活会更加容易捱过时日。反而充满着希望,满怀着抱负与想法,更需莫大的勇气!
在那样苦难的岁月里,或许只“像农夫一样劳作”并中难,我们许许多多的老一辈都曾这样走过来;或许“像诗人一样生活”也不难,摆脱生活的重压一走了之谁都能做到;但“像农夫一样劳作,像诗人一样生活”就难了。像孙少平,明知生活的百般残酷依然感激生命!明知生活的无可奈何仍是决不妥协!明知生活的世态炎凉还是不忘初心!
从孙玉厚到孙少安到孙少平就像一个递进的模式,将热爱生活不断推向极致。而在那样苦难的岁月里生活,总有一个不变的法则——热爱生活!
你是年少、是力量,
你是马背上昂扬的皮鞭,
你是泥土里绽放的芬芳,
你是被水打湿也会思考的芦苇,
虽然我们渺若繁星、微若芥子。
但知道日升日落不仅关乎东西,
而是整个天空。
天空中 云追着风追着帆,
像巨浪 像婴儿 也像宫殿和楼宇。
像所有你能想到的美好的事物,
只要你学会爱梦 学会筑梦。
最美的人啊——
都懂得热爱生活!
你是他们,你是我们,送给平凡的世界里每一个平凡的你我。“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平凡的世界》就像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棵又一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