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5102-24 张玉
家乡的山没有泰山的巍峨,没有衡山的雄伟,也没有峨眉山的秀丽。它只是一座无名的小山丘,却是我永恒的记忆。
十几年前,年幼的我们总喜欢穿过片片稻田,只为拥入山的怀抱。山脚下,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和稻田的中间穿肠而过,蜿蜒曲折,像极了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这条小溪是我们走进小山丘的必经之路,每次走到这里,我们都忍不住脱下鞋子,感受凉凉的溪水从脚丫上跃过,从脚底穿过,动动脚丫,激起一层层浪花,伴着幼童们银铃般的笑声,总会让人心生喜悦,忍不住嘴角上扬。除了享受溪水带来的清凉,我们也喜欢折我们才学会的形态不一的纸船,轻轻放入小溪,看着他们组成一支庞大的“军队”随溪流缓缓而去,内心无比激动,就像是我们随着溪流一同去往了那未知的美丽世界。
一阵嬉闹过后,终于想起我们此行的目的――登上山顶。于是急不可耐的朝着山顶走去,一心向上,却忽略的很多沿途的风景,现在想想也确是遗憾。一路的欢闹后,终于登上了山顶,现在这一个制高点上,有着“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也不禁感叹眼中的另一番景象。眺望远处,山的那边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矮土房,没有城市的高楼,没有奢华的装潢,却给人一种归属感。在夕阳的余晖之下,矮土房染上了一层金黄的光晕,人们的脸上是一天劳作后的倦容,却又能从中看到一丝丝满足之感。俯瞰山底,被溪水切断的稻田里,有农民伯伯在插秧,绿色的禾苗有的在空中飞舞后稳稳的落入稻泥,有的被农民伯伯亲手插入泥土,它们从一片稻田转移到另一片稻田,重新开启了他们的平凡之路。
这座小山丘不仅是我纵观乡村的宝地,更是我嬉戏娱乐的圣地。一场春雨过后,再走进山内,首先入眼的是繁茂的树木,在林间肆意穿梭,宛若一只精灵,享受着这“专属世界”。但这精灵最后却被一阵阵青草的幽香引去了注意力。这种香味,是淡淡的,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忍不住吸了吸鼻子,贪婪的享受着这雨后的清香。炎炎夏日,满是树木的山丘便成了我们最后的避暑胜地。白天,躲在大树底下,享受着那一丝丝清凉,在蝉鸣中与小伙伴们玩着捉迷藏,欢声笑语浸透了整个夏天……
不知何时,我长大了,离开了家乡,远离了那座小山丘,它在我的记忆中一直都是那么青翠,可当真正再去寻它时,却发现记忆与现实有了出入,曾经的青山已经变成了平地。也许在我离开后的某一天,几个人,几辆卡车,几把斧头,浩浩荡荡的进了大山,从此,小山丘真的永远成为了我的回忆……